且看他如何用幾坪地打造錦鯉天堂
家住東京都町田市小野路町的公務員米村信也先生的魚池在15年10月完成了第二次改造。改造的池子的水量是6噸左右,池中共有28條大小不一的山吹黃金,大的可達76厘米。
改造工程是從7月開始的,花費了3個月的時間終于完成了。原本是想請專業人士來幫忙改造,但米村先生跟他的朋友聊起了這個話題后朋友們都說不如大家一起來試著動手改造,于是米村先生在他朋友的幫助下開始了改造工程。改造池的設計理念是和式與洋式相結合。
米村先生和錦鯉的緣分從他到東京后開始的,在東京他第一次見到了錦鯉,之后的每個周末,他都會在錦鯉商店里目不轉睛地看著那些好看的錦鯉,對錦鯉的喜愛也是與日俱增。思前想后,他終于決定要在家中建個池來養錦鯉。當時建的池子是完全的和風庭池,到現在經過多次改造后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米村先生的魚池約2.2坪(相當于7.26平方米),池長5.5米,寬1.27-1.3米,水深0.8米,總水量6噸。使用的濾材是生化棉,新水使用的是自來水。
即使是12月水溫11度也能看到有錦鯉在池中歡快地游動。魚池最深處設置了一處小瀑布,洋式的部分都是第二次改造時的成果。第一次改造時僅增加了池邊的石頭的數量,把池子的深度加深了,從池中引水造了一處瀑布。
△圖為池子的最深處
△圖為從二樓看到的池子全景圖。池子是和式與洋式相結合的成果,兩種風格搭配不顯突兀且相得益彰。其中有條從59厘米長到了71厘米的三色,還有剛從野池回來的4條錦鯉。
△圖為排泄物堆積處(底部取水口)是整個池子中最能體現洋式風格的地方。
△圖為沉淀槽。池底的水流入沉淀槽后經過生化棉的過濾再流向涌清水,另外堆積的污泥也能通過過濾泵吸出。
△三根排水管的左側是過濾沉淀槽的最終部分。中間的池水是需要流進涌清水的。右邊的排水管所吸進的水是會流向上部的瀑布后再流回池內。除這之外還有設置另一處將池水流向涌清水,再由涌清水流回池內的裝置。
△池子是在米村先生的宅子進門后左轉最深處,通往池子的路上還放置了一個150厘米的水槽,其中飼養著30條錦鯉。
150厘米的水槽中當歲魚在歡快地游動著,這其中是否能夠產生米村先生所期待的明日之星呢?
文章來源:《月刊錦鯉》日文版 翻譯:yayui
推薦閱讀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