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DIY魚池攻略-下
本文來自知乎魚友『KOP小坤』原創,非常感謝小坤的授權分享。由于文章非常細致,包括魚池從無到有的建造以及一年后的對比,我們會分上下兩期進行推文發布。本期為下半部分,沒看過上期的朋友點這里 史上最強DIY魚池攻略-上(多圖預警)?。?! 以下為本期原文 。
這是關于魚池的第二波更新,一年多時間,總的來說魚池運維情況良好。先來兩張去年今日的對比圖。
上游的視角:
2大魚池視角:
對比植物的繁茂,動物們就有著不一樣的命運。
前后放入9只不同品種的烏龜,目前能找到的只有一只瘋長的巴西龜。草龜越獄,地圖龜失蹤,我情緒穩定。文種金魚買多少死多少,活不過三個月;清道夫養了半年,長大了一倍,下雪的時候全部涼了,還是跟溫度有關吧。
不過錦鯉和草金魚,以及大量原生魚(鯽魚,麥穗魚,鳑鲏,鼠魚,河蝦,斗魚)一年時間,幾乎一條也沒死過了,無論是盛夏40°的高溫,還是嚴冬水面結冰,安然無恙。
這一年多時間,我從未換過水,也沒有加藥消毒,甚至過濾桶都沒怎么開過了,成了擺設。
魚池底部淤泥很厚,但水很清澈,早上甚至可以看到鱔魚和泥鰍在水底活動。去年秋天的時候我還看到原生魚都繁殖出小魚苗了,感覺魚池里的生態極其穩定,完全不用我再插手。
其實植物茂盛并不都是好事。比如銅錢草爆發:
去年初春種了三四根獨苗,夏末就成了這樣。
其實睡蓮確實好看,去年5-7月,睡蓮盛開的樣子:
就是感覺生命周期太短了,秋天冬天看不到他們,少了很多樂趣。
三顆龍舌蘭沒能熬過冰雪天氣,全部凍死,好在其他植物四季常青。冬天的時候,魚池周邊依舊春意盎然:
冬天,站在菜園的視角:
魚池邊四季常青的植物有常春藤、梔子花,素馨,吊蘭,蔥蘭,千葉蘭,香菇草…菜地的大蒜不算啊。在這里吐血推薦一下常春藤,真的適合種在魚池邊,他們的藤蔓爬在石頭上,柵欄上,仿佛讓綠色融入水中,相得益彰:
今年初春,植物又開始各種占領了:
第一篇文章發出后,有網友加我微信,要野采的,要參觀的,要指導的。其實吧,照片比實物好看,哈哈哈哈哈哈。
還有幾個網友問我關于水藻爆發的問題,我在這里集中回答一下。加海鹽的目的其實主要還是凈水和防止魚生病,以及平衡魚的滲透壓。水藻爆發,最好的辦法就是換水,加螺和黑殼蝦。有多少扔多少進去,如果你扔了幾百只進去,感覺太多了,那就繼續,不要停。讓他們自己去平衡吧。沒有鹽/水比例,沒有精確數量,那所謂的一升水養一條一厘米的魚,這種養魚公式在我這都視而不見。我只知道,水養魚,魚也養水,它們終會自我平衡。
家里養了兔子,養了鸚鵡,養了魚蝦,種了花草,是不是感覺我過上了老年退休生活?嗯,沒錯,前陣子發現自己腰椎間盤突出了,應景。
最后上幾張近期照片:
陽光直達水底:
銅錢草春天瘋長:
割完一部分之后:
推薦閱讀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