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看氣質,鯉看色質
錦鯉作為觀賞魚,體色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賞點,而這些體表顏色的質量,就理所當然地成為鑒賞優質錦鯉的一個重要標準。
如何去評定色的質量的好壞呢?
首先是色純、濃厚且油潤。如果色不純,有雜色,就不是高品質的顏色;而色薄,顏色很淺,就很難體現出其艷麗,這樣的色質就很差,具有這種色質的錦鯉一定不是高質量的錦鯉;有些色斑雖然色純而濃厚,但在色斑中顯露出底色而形成俗稱“開天窗”者,也不能成為好的色質,這也不是高質量錦鯉應具有的色質。色質油潤,則體現出色的光澤,色濃厚而顯油潤,則更顯其色彩艷麗,如色澤淡暗無光澤,則顯不出其艷麗色彩,所以同樣不是高質量錦鯉應具有的色質。
其次由于錦鯉的血統的不同,品系的不一樣,其色的深淺厚薄也有所不同。例如在紅白類中,大日系統的紅白,其紅斑色帶橙,顯得比較鮮艷明亮;而仙助系統的紅白,其紅斑則比較濃厚而色深,顯得較暗一些;又如仙助系統星金的紅白,其紅斑則表現得厚而比較細膩油潤。
像光澤類中的黃金,張分黃金的色較淺而表現出淡黃金色,而菊水黃金則色厚深而顯得帶橙黃;又如錦鯉色斑中的白斑,這在許多錦鯉品種中都具有的顏色,稱為白質,而且白質也是近年來在日本全國品評會和世界各品評會中比較重視的顏色,其色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其得分和獲獎的名次。
高品質的白斑是細膩雪白無雜色,而低品質的白斑則帶灰而色暗,或帶黃,而使的白斑色質低下,這不是高級錦鯉應具備的色質。所以我們在鑒賞錦鯉的色質時,應根據其具體血統和品系來具體鑒定。
推薦閱讀
暫無評論